一次简单的失误却可能引发一场纠纷,甚至走上法庭。
在福建,一家酒行因发货疏忽,将两箱50年茅台错发给客户,而客户却以“酒已经喝掉”为由拒绝归还。
面对这样的情况,法院最终是如何判决的?
案例回顾
姜先生是一家酒行的常客,订购了三箱不同年份的茅台酒。
订单包括50年茅台一箱、30年茅台一箱,以及15年茅台一箱
作为高端茅台酒的爱好者,这笔订单金额不菲。
酒行的工作人员张先生在处理发货时,因手头事务繁忙,未能仔细核对发货信息。
在这种忙乱中,张先生错将两箱50年茅台当成15年茅台发给了姜先生。
这两箱50年茅台的价值远远高于15年茅台,错误导致的损失金额相当巨大。
张先生在晚上清点库存时发现,50年茅台少了两箱,而15年茅台却多了两箱。
意识到自己发错货后,张先生立即尝试联系姜先生。
姜先生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第二天,张先生亲自登门解释,希望姜先生归还错发的两箱50年茅台。
但姜先生却表示:“酒已经喝光了,没办法退了。”
张先生出示了发货单和发货视频,试图证明自己的失误,但姜先生依然不愿归还。
无奈之下,酒行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向法院起诉姜先生,要求归还酒品或赔偿差价。
会怎么判呢?我们继续看看!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得利。” 在本案中,姜先生因酒行的失误收到了两箱价值更高的50年茅台,这种情况显然属于不当得利。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当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交易。姜先生明知酒行发货有误,却拒绝归还,违反了诚信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违约方应当赔偿因违约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 在本案中,姜先生的行为导致酒行无法追回两箱50年茅台,因此需要赔偿相应的差价损失。
最终判决
1、认定姜先生构成不当得利
2、由于姜先生无法合理解释短时间内喝掉两箱高端茅台的情况,法院认为其行为具有主观故意
3、鉴于酒行存在发货失误,法院酌情考虑双方过错
4、判决姜先生返还差价款50万元,以弥补酒行的经济损失。
启示
1、商家需提高发货准确率。
在处理高价值商品时,商家应当加强核对流程,避免因疏忽导致损失。
2、诚信原则至关重要。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当秉持诚信原则,任何一方试图通过错误获利,都可能面临法律后果。
3、消费者应明辨得失。
获得不当利益并非长久之计,法律会保护真正的权益受损方。
互动话题
你认为姜先生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姜先生是不想归还吗?
你认为这是店家的失误造成的吗?
网友看法
网友:那你买包红双喜我给你拿包九五至尊,隔天我说拿错了再让你给我补个差价?
网友:我去珠宝店买个银戒指,他给我钻石的,过几天再找我补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