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自制假茅台被打假办鉴定为真#
冲上热搜
近日
茅台集团官网发布说明
针对鉴定结果出错
称鉴定员操作不细致、不严谨
反映出公司在产品鉴定流程管理上
存在薄弱环节
茅台集团在官网发布说明。资料图片。
此前报道
6月20日晚,有媒体报道“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真”的信息。该媒体记者自行在电商平台购买材料拼凑了一瓶兔年茅台生肖酒,以消费者身份前去武汉一家茅台官方打假办进行鉴定,结果产品被工作人员鉴定为真。
6月22日晚,茅台集团官网发布了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说明,茅台方面称,经公司认真核实,5月11日上午10:00、5月18日上午09:42,登记为宋先生、施女士的两位客户分别到我司安徽合肥、湖北武汉两家自营店开展产品鉴定,由我司鉴定员蔡某、陈某分别对客户提供的53%vol 500ml贵州茅台酒(癸卯兔年)产品进行鉴定,鉴定人员口头出具了“鉴定为真”的鉴定结果,鉴定过程未按要求详细记录产品信息。
6月21日,公司派出专项服务小组到河南郑州(客户所在地),在取得客户同意后,6月22日上午9时,由1名资深外观鉴定专家和1名白酒国家评委组成现场鉴定小组,对所涉产品进行外观和酒体鉴定。鉴定结果为:该产品外包装系使用回收和假冒材料制作,酒体与53%vol 500ml贵州茅台酒(癸卯兔年)风格不符,系假冒产品。
经公司内部调查,在5月11日、5月18日鉴定过程中,鉴定员蔡某、陈某存在鉴定操作不细致、不严谨的问题,反映出公司在产品鉴定流程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6月24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查看暗访视频发现,茅台官方工作人员仅检查了瓶身外观标识,并未对酒体进行任何鉴定、检查。在短暂观察、鉴别后便将产品交还给了委托人,并口头告知为“酒是真的,没问题”。
此事发生后
有人质疑
为何厂家自身的防伪体系
发挥不了作用?
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认为,茅台方需要进一步规范鉴定流程。他表示,严格意义上讲,鉴定一瓶酒的真伪,最少需要两名专家(鉴定人员),如意见一致,便可断定真假。如意见相左,需要增加一名专家。相对于茅台而言,防伪暗记很多,部分专家也未必能够全部掌握,而偏爱于检查自己擅长的部分,也会造成对结果的误判。
针对此事,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表示,针对假冒产品,法律上虽然未对生产者规定负有打假的义务,但打假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当参与。王久成认为,《产品质量法》为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划定了红线,茅台公司作为品牌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无论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是保护自身知识产权,都必须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投身于打击制贩假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