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狂欢落下帷幕,可"购物车"里的烦恼却远未消停。
五粮液方面披露,近期对148瓶在线上平台购买的五粮液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有12%的产品属于"假酒"。其中,77%的假货竟来自某大型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的店铺。
对此,你怎么看?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是否已沦为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温床?消费者网购名酒时防不胜防,到底该如何是好?小曦也深感忧虑,我们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近年来,随着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网购已成为不少消费者购买名酒的常态。不过,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流量、促进销售,往往会通过"补贴""满减"等形式,将商品价格压低到远低于线下经销商的水平。这一做法虽然利于去库存,却也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引发了酒企与电商平台之间的利益矛盾。
就在刚刚过去的"双11"期间,电商平台对茅台、五粮液等名酒进行了大规模"补贴"促销。而五粮液公司对消费者在线上平台购买的部分五粮液产品进行了鉴定,发现其中有12%的产品系假冒伪劣商品,其中77%的假货更是来自某大型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的店铺。这一情况再次引发了业内人士对电商平台产品质量把控的质疑。
一:"假酒"横行,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成了"伪劣"温床?
在这场由五粮液牵头的质疑风波中,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无疑成了被指责的重灾区。五粮液公司公开披露,在对148瓶网购产品进行鉴定后,发现有12%属于假冒伪劣商品,而其中77%的假货竟然来自某大型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的店铺。
作为消费者网购的重要渠道,电商平台对入驻商家和销售商品的审核和质量把控显然还存在严重漏洞。一方面,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流量和促进销售,往往会对商家施加较大的"补贴"压力,使得一些不法商家借机"钻空子"投机倒把,混淆视听。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缺乏有效的事前审核和事中监管机制,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行为。
可以说,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确实已然沦为了一些不法分子制假售假的"温床"。对此,消费者在网购名酒时防不胜防,一不留神就可能买到"酿坛子"。这无疑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给品牌商带来了重创。作为平台方,电商企业理应反思自身的监管缺失,及时完善审核机制,坚决惩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网购环境。
二:价格战引发的"剑拔弩张",酒企与电商矛盾何解?
五粮液对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存在大量假冒产品的质疑,只是酒企与电商平台之间一场价格战引发的"剑拔弩张"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电商渠道的快速崛起给传统的白酒营销渠道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吸引流量和刺激销售,电商平台往往会通过大规模"补贴""满减"等手段,将商品价格压低到远低于线下经销商的水平。比如今年"双11"期间,电商平台上的飞天茅台价格一度跌至2000元附近,与线下经销商的价格形成较大价差。
这种低价营销策略虽然有利于去库存,但也严重冲击了线下经销商的利益,扰乱了白酒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酒企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和渠道利益,不得不多次公开炮轰电商平台的"疯狂补贴"行为,要求其恢复理性定价。
可以说,电商平台为了引流和促销,与酒企维护品牌价值和渠道利益的诉求形成了针锋相对的矛盾。在这场博弈中,双方都寻求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电商平台的低价营销策略,显然已经突破了酒企的底线,引发了酒企的强烈不满和公开抨击。
三;品牌权威遭质疑,电商渠道"兵行险招"了?
五粮液对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存在大量假货的质疑,不仅折射出电商平台在质量把控方面的疏漏,更反映出电商渠道对品牌权威的冲击和挑战。
作为中国白酒的传统名酒,五粮液多年来努力树立了高端品牌形象,产品一直备受消费者追捧和认可。然而,这次事件的曝光,无疑让五粮液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受到了严重冲击和质疑。
一旦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真伪和质量存疑,品牌权威和美誉度就将荡然无存。五粮液公开炮轰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存在大量假冒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危机公关。作为酒企,维护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是重中之重,任何质疑和负面新闻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可以说,电商渠道对传统品牌商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电商渠道为品牌拓展了新的销售空间;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管,质量把控不力,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这无疑给品牌权威带来巨大冲击。
对此,酒企除了要求电商平台加强监管外,自身也要完善产品防伪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才能在这场"品牌维权"大战中占据主动。否则,任凭电商渠道"兵行险招",品牌权威只会一蹶不振。
最后小曦想问:在这场酒企与电商平台之间的"剑拔弩张"中,我们作为消费者该如何判断和把握?是否还能放心网购名酒?对于品牌商和电商平台,我们又应该如何给予监督和约束?欢迎留言讨论您的看法和建议。